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热线:020-22252225
020-22252225
心理咨询
< >
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心理科普 >

心理科普

联系我们

广州白云心理医院

地址:广州白云区白云大道北1722号

020-22252225

心理科普

『睡眠门诊』睡了等于没睡!比熬夜更致命的“睡眠刺客”,你中招了吗?

来源:广州白云心理医院 浏览量:181 发布时间:2025-01-10

    进来的朋友,不知道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:尽管睡眠时间看似充足,但醒来后依然感到疲惫不堪、精神不振。或许以为只是遇到一个平平无奇的“睡眠刺客”,殊不知,它带着比熬夜更为隐蔽且危害也很大的睡眠问题,正在偷走大家的健康,那就是“睡眠碎片化”。

什么是“睡眠碎片化”?

    与送命式的“熬鹰”不一样,这类人群一直在努力睡觉,但越睡越崩溃!甚至经历过7-8小时的“最佳睡眠时长”后,这类人的白天工作效率可能都不如一晚只睡了4小时的人。那啥是“睡眠碎片化”呢?

    正常的睡眠是由不同的睡眠阶段组成的连续过程,包括浅睡眠、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等。而“睡眠碎片化”是指在睡眠过程中,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频繁睡眠中断和觉醒,可以简单理解为“夜间频繁醒来”,从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,白天困倦不堪。

    医生提示,正常睡觉过程中,大家通常也会短暂醒几次,但每次只维持几秒,并且大多数人也不会记得,这种情况叫“微唤醒”,不是这里说的“睡眠碎片化”。“睡眠碎片化”的“醒”是知道自己醒了,且每次醒来后都要费力入睡,一晚上反复好多次,非常折磨人。
 


长期的"睡眠碎片化"有哪些危害?

    大量研究证实,“睡眠碎片化”会导致机体缺乏连续、稳定的睡眠,从而引起多种健康问题。短时间的“睡眠碎片化”可能会引起白天嗜睡、记忆力减退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;如果发展为长期、慢性的睡眠中断,则会进一步诱发代谢、认知、心血管和免疫等系统的“塌方”。

对身体健康的影响

免疫系统受损: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降低免疫系统的效能,使人更容易感染和生病。  

代谢紊乱:“睡眠碎片化”会干扰代谢激素(如胰岛素、瘦素和胃泌素)的调节,可能导致血糖、血脂等代谢异常,增加了患上肥胖、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。

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:当人体从睡眠状态突然转为清醒时,会产生应激反应,导致血压升高、心率加快,长此以往,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将显著提高。有研究表明,“睡眠碎片化”与慢性炎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相关性,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。

对心理健康的影响

认知功能受损:进入深度睡眠的过程其实是促进大脑“排毒”、清理垃圾的过程,对于巩固记忆、促进大脑清理废物至关重要。如果睡眠总是断断续续,脑脊液的“洗脑工作”就会被打断,毒素(如导致老年痴呆的β‐淀粉样蛋白)也就更容易沉积、增多,最终导致记忆力下降,增加患认知障碍疾病(如阿尔茨海默病)的风险。 

引发情绪问题:睡眠不足与情绪问题密切相关,“睡眠剥夺”会影响大脑中调节情绪的神经递质的平衡,从而引发焦虑、抑郁等负面情绪。而“睡眠碎片化”作为一种严重的睡眠不足形式,对情绪的影响更为显著。
 


怎样避免“睡眠碎片化”?

◆治疗健康问题:如果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、焦虑、抑郁等问题,应及时就医,进行相应的治疗。对于身体疼痛和不适,要及时治疗原发病,缓解疼痛。

◆保持规律的作息:尽量保持每天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,即使周末也不例外。此外,要严格限制卧床时间,避免白天长时间的睡眠,尤其是下午3点以后,不要再小睡了,以免影响到夜间睡眠。

◆改善睡眠环境:睡觉前确保卧室安静、黑暗和凉爽,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放松情绪,助力睡眠。同时,减少卧室内的电子设备,避免睡前使用手机、电脑等,以减少蓝光对褪黑素分泌的影响。

◆避免刺激性物质:睡前避免摄入咖啡因、尼古丁和酒精等物质。同时,晚上也不要大量饮水,减少夜间上厕所的次数。

◆适量运动及光照:定期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,如快走、游泳或骑自行车等,但在睡前近3小时内避免进行剧烈运动。白天多接触自然光,有助于调整生物钟,改善夜间睡眠;晚上减少光照,特别是蓝光,可以减少对睡眠的干扰。

◆放松技巧:睡前进行放松练习,比如深呼吸、冥想、渐进性肌肉放松等,将注意力从日常的烦恼中转移出来,缓解紧张的情绪,也可以尝试瑜伽或温和的拉伸运动,减轻身体的紧张感,有助于更快地进入睡眠状态。